監護宣告是什麼?監護宣告如何申請?和輔助宣告差在哪?

原標籤:民法, 監護宣告

原作者:Lulu

監護宣告是什麼?

監護宣告是民法上很重要的一項制度,根據民法§ 14 第 1 項的規定,如果是「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,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,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」,那麼本人、家屬或相關機構就可以向法院聲請監護宣告。

簡單來說,監護宣告其實是一種保護受宣告人的措施,因為受宣告人可能無法理解自己的行為所代表的意義、也不理解別人的行為會對自己產生什麼影響,所以藉由監護宣告制度暫時剝奪受宣告人的行為能力,避免他們因為理解能力和判斷力不足,做出不利自己或他人的事。

受監護宣告會怎麼樣?

如同上面所說,依據民法§15的規定,受監護宣告之人等同於無行為能力人,所為的任何法律行為都是無效的

延伸閱讀:行為能力是什麼?跟責任能力差在哪?1 分鐘法律名詞解釋

而法院在做出監護宣告時,也要替受監護宣告的人指定一位或數位監護人,代替受監護宣告人為法律上的行為;同時,也要再指定另一人跟監護人一起開具受監護宣告人的財產清冊,以此保護受監護宣告之人的財產權和法律上利益(民法§ 1110 §1111 )。

誰可以成為監護人?

按照民法§ 1111 規定,原則上會從配偶、四親等內之親屬、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、主管機關、社會福利機構之中選出合適的對象擔任監護人,但法院也可以審酌事實選定其他合適對象當監護人。

監護宣告要怎麼聲請?

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,監護宣告的聲請是一種向法院請求作成某個決定或宣告的行為,因為是向法院請求,所以正確的用字是「聲請」而非「申請」喔。

依據民法§ 14 第 1 項規定,可以由以下這幾種人向法院聲請監護宣告:

  1. 當事人本人

  2. 配偶

  3. 四親等內之親屬

  4. 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

  5. 檢察官

  6. 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

  7. 輔助人

  8. 意定監護受任人

  9. 其他利害關係人

要向法院聲請監護宣告,需要準備以下資料,並提交至將受監護宣告人居住地的法院

  1. 家事聲請狀(聲請監護宣告),可以自司法院官網下載書狀範本

  2. 將受到監護宣告之人、聲請人、將成為監護人和共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的戶籍謄本

  3. 醫生診斷證明或殘障手冊影本

  4. 其他法院依個案情形要求提出的文件

  5. 聲請費用新台幣 1,000 元

監護宣告 V.S. 輔助宣告

還有一個監護宣告相似的制度,就是輔助宣告。

但相對於監護宣告,輔助宣告適用的對象是精神或心智上障礙程度較輕微者,對於受輔助宣告之人的限制也較少,僅是受輔助宣告人在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時,需要有輔助人從旁協助,並且在為某些特定行為時,需要輔助人的同意。

延伸閱讀:輔助宣告是什麼?怎麼申請?和監護宣告有何不同?1分鐘搞懂

結語:本文簡介了監護宣告的意義、受監護宣告的效果以及向法院聲請監護宣告的流程,希望能幫助大家更了解監護宣告制度的運作。

返回頂端


✨ 免費訂閱《法律人國考週報》

每週一次,精選全網高品質考試資訊,
幫助你掌握法律學習的清晰路徑。
隨時可取消,就不會再收到我們的郵件